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水星的名字是因为古人取名时按照金木水火土排序得来的。一方面,是因为古时候的中国人受限于观测手段,看到的水星是那种白白的,以为真有水;另一方面,因为公转周期只有88天,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,水星已经围绕太阳转了4周多。
而古人里的金木水火土里,水是最为灵动而快速的,所以水星因此得名。其实水星除了叫做水星,还有启明星、辰星的说法,这主要是从它大多在早上太阳还没出那会可见而得名的。
在中国,最早将水星称为辰星,因为它在地球轨道内,我们能看到它的机会很少,只有大清早或黄昏时距离地平线不过一辰的区域内(一日有12时辰,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,故一辰为三十度),所以称为辰星。
水星是太阳系里最小的一颗行星,个头儿和月球差不多。1974年,人类第一次向水星发射探测器,发现水星上也有像月球那样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,还有山脉、平原、盆地和峡谷。
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,朝向太阳的一面,温度非常高,达到400℃以上。
这样高的温度,锡、铅等金属会熔化,水则变成水蒸气,如果水星真的有水,朝向太阳的一面,在烈日曝晒下,早已化成水蒸气散到宇宙中去了。
另外水星的体积很小,吸引力也很小,它的引力没能力把水蒸气吸引在自己的身旁。
水星背向太阳的一面,长期不见阳光,温度在-173℃以下,所以也不可能有液态的水。
水星上没有水,为什么叫它水星呢?我国古时候,用阴阳五行代表日、月、行星,把行星叫成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等。水星只不过是给它起的名字,并不是认为上面水多才这样叫的,就像金星上面并不全是金子一样。
关键词: